海報發表
海報發表時間及地點
5/21(一)14:30-15:30 ,海報發表地點為大會101教室、103教室前廣場
5/22(二)14:30-15:30,海報發表地點為大會101教室、103教室前廣場
海報發表須知
1.發表人請詳閱海報發表議程,掌握您的發表日期,發表當日您的海報將進行全天的展示。
2.海報展示地點為大會101教室、103教室前廣場。
3.發表人請於發表當日14:30至您的海報旁,與參與者進行交流。交流時間為14:30-15:30。
4.海報統一由大會工作人員進行張貼,發表人可於發表當日17:00後自行拆除並攜回海報,但請告知大會工作人員。
5.發表後若未自行拆除者,將由大會工作人員代為拆除並丟棄。
6.若有任何需要協助之處,請洽現場穿紫色背心的工作人員協助。
海報發表議程
5月21日(一)14:30-15:30
序號 |
作者 |
文章題目 |
單位 |
1 |
張雯玲、薛卉君、陳素雲、林湘雅、羅詠娜、石淑萍、陳秋蓮、洪美玲、邱曉惠、張耀君 |
成年智能障礙者姿態健康促進計畫分享 |
財團法人新竹市天主教仁愛社會福利基金會 |
2 |
施子惠 |
自閉症兒童親子溝通訓練之歷程分享 |
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、雲林縣小天使發展協會 |
3 |
施子惠 |
家長團體推動身障夏令營之執行經驗分享 |
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、雲林縣小天使發展協會 |
4 |
黃峯彬、林郡稜、蕭玉華、張美蘭、葉浩軒 |
就業服務使用者參與自立支持服務的經驗探討-以慈愛教養院為例 |
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中教區附設臺灣省私立慈愛殘障教養院 |
5 |
岑麗琪、何鳳珊 |
啟智早期訓練中心-大手牽小手早療服務計劃的推廣 |
澳門弱智人士服務協會-啟智早期訓練中心 |
6 |
黃曉玲、許銘麟 |
「健康動一動」~心智障礙者休閒活動設計~ |
財團法人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 |
7 |
尤玉慧 |
從無業街友到快樂的洗車工 |
建忠庇護工場(育成洗車中心) |
8 |
樊桂秋、譚嘉慧 |
「敢作」藝術 |
基督教懷智服務處安定中心及宿舍 |
9 |
楊玉蓮 |
運用健康管理系統提昇機構服務對象健康成效 |
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 |
10 |
徐文豪 |
智能障礙者個別化職前準備團體服務方案 |
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新北市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中心(三重區) |
11 |
黃如玉 |
「半性半疑」—面對智能障礙者性需求之挑戰與因應 |
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 |
12 |
劉玫吟 |
以居家生活環境提供早療幼兒家庭主要照顧者親職示範經驗分享 |
財團法人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 |
13 |
林思萍、陳信宏、謝靜茹、張惠 |
成人啟智者全面性眼睛照護服務模式 |
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視能復健中心、育成基金會 |
14 |
曾意涵、賴幸宜、劉玫琪、劉淑惠、李福美、楊玉滿 |
愛啟兒的運動處方 |
彰化縣小嶺頂愛啟兒關懷協會 |
15 |
鄭揚宜 |
從障礙研究模式探討智能障礙者性權 |
澳門大學呂志和書院 |
16 |
林海明、葉懿寶、譚明偉、周靜怡 |
香港中度智障學校校本生涯規劃 |
明愛樂進學校 |
17 |
陳俊光 |
暑期課後照顧對心智障礙者家庭及關連人員的探討,以新竹市為例 |
社團法人新竹市智障福利協進會 |
18 |
李兆庭、陳柏瑩 |
透過電子教學提升中度智障兒童的自主學習效能的一個行動研究 |
明愛樂進學校 |
19 |
楊思琪、毛穎怡、何洛然 |
社交一點通:經驗分享 |
明愛樂進學校 |
20 |
李盼琳、王方伶、楊凱翔 |
Power Point Game應用於心智障礙福利機構生活課程之教材設計 |
天主教輔仁大學 職能治療學系 |
21 |
劉玉珠 |
中輕度(成人)智障人士生涯規劃(以心明治小食店為例) |
澳門弱智人士服務協會屬下心明治小食店 |
22 |
陳雅姿 |
回歸:如影隨形的融合教育 |
澳門特殊奧運會 |
23 |
張惠賢、羅玲 |
主題式課程統整教學模式在特殊學校中的應用研究 |
廣州市越秀區至靈學校、廣東省殘疾人康復協會智力殘疾康復專業委員會 |
24 |
張嘉誠 |
職業治療在早療服務的角色 |
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曙光中心 |
25 |
鄭玉嬋 |
以「全校性參與模式」推展為嚴重智障學齡兒童而設的健康促進計劃 - 一所香港特殊學校的經驗 |
香港心理衞生會臻和學校 |
26 |
馮淑貞 |
從庇護工作尋索智障朋友對社會的貢獻 |
竹園區神召會康樂庇護工場 |
27 |
陳國榮 |
視障兼智障成人生命故事--多媒體述說之旅~生命教育的承傳及實踐 |
香港盲人輔導會朝陽中心暨宿舍 |
序號 |
作者 |
文章題目 |
單位 |
1 |
梁愛麗、黎嘉碧 |
淺談物理治療在早期療育中的介入及發展現況 |
澳門弱智人士服務協會-啟智早期訓練中心 |
2 |
何燕萍 |
智障人士居家安全社區支援服務計劃─以澳門啟能中心為例 |
澳門弱智人士服務協會啟能中心 |
3 |
黎瑞英、張棪祥 |
自閉症倡導教育戲劇工作坊 |
滿道創作陋室 |
4 |
陳芷沂、黃曉玲 |
心智功能障礙者老化評估使用手冊暨紀錄表之發展與推廣 |
財團法人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 |
5 |
楊玉玲、蘇毓茹 |
從早期療育服務談促進家庭參與社區融合 |
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新竹分會 |
6 |
戴耀賽 |
跨界合作 就業共融—台港澳慢飛兒合作計畫 |
慢飛兒社會企業香港辦事處、愛恆啟能中心 |
7 |
周寶麗 |
我們的同路人—智障人士照顧者服務 |
基督教懷智服務處悅屏宿舍 |
8 |
陳思浩 |
傷健共融社區教育的價值 |
基督教懷智服務處白普理田景中心及宿舍 |
9 |
吳家平 |
從生涯規劃探視職能小組的成效 -- 以澳門啟康中心為例 |
澳門弱智人士服務協會附屬啟康中心 |
10 |
尤詒君、陳威勝、楊凱翔、王方伶 |
應用易讀易懂原則於中重度以上心智障礙者之服務經驗分享 |
臺北市立陽明教養院 |
11 |
鄧敏儀 |
資源教室建設狀況的調查與研究 |
中國廣東佛山市順德區威權康復服務中心 |
12 |
洪偲芸、陳斐娟、周昱叡、王鴻玲、蔡立平 |
有氧舞蹈運動應用於普瑞德威利氏症候群患者之體適能表現–初步研究 |
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 |
13 |
周昱叡、陳斐娟、洪偲芸、王鴻玲、蔡立平 |
普瑞德威利氏症候群經有氧舞蹈訓練介入後其動作功能之表現–初步研究 |
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 |
14 |
顏晴晴、鄭佳琪、朱貽莊 |
心智障礙者自立生活支持策略成效初探~以「天生我才南屯站」自立旅遊服務為例 |
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唐氏症基金會 |
15 |
李佳霖、林思萍、陳信宏、謝靜茹、何世芸、張庭嘉、林恩頡 |
啟智特教學童的視力保健 |
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視能復健中心、中華民國視障教育學會、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|
16 |
王雪貞 |
專屬身障者的體適能中心讓「礙」動起來 |
財團法人臺南市私立天主教美善社會福利基金會 |
17 |
李兆庭、黃健雲、周聿琨、容家駒 |
返璞歸真回歸教學基本- 與中度智障及自閉症譜系障礙學童建立溝通、關係及結構化課堂規劃校本文化的歷程 |
香港明愛-明愛樂進學校 |
18 |
林景金、魏麗、馮慧瑛 |
智障青年職業輔導經驗—以珠海市社會福利中心為例 |
珠海市社會福利中心 |
19 |
陳建豐、張曉東 |
多元化培訓提升智障人士生活質素 |
澳門明愛-聖類斯公撤格之家 |
20 |
鍾寶儀 |
支援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 |
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 |
21 |
陳國銳 |
淺談運用適應體育改善智障學童跳躍技能 |
香港心理衞生會臻和學校 |
22 |
余國婷 |
利用社交思考訓練框架提昇智力障礙人士的社交能力試行分享 |
明愛樂薈牽地區支援中心 |
23 |
蘇莉卡 |
淺談PCI遊戲治療法對早期自閉症兒童幹預研究 |
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培智學校 |
24 |
趙婉霞、王廷琳 |
啟藝璀璨人生 |
聖雅各福群會賽馬會啟藝學苑 |
25 |
黃榮康 |
與智障及視障人士「談生‧論死」 |
香港盲人輔導會朝陽中心暨宿舍 |
26 |
鄭寶惠、余玻莉 |
星星兒社交情緒夏令營舞蹈動作治療團課紀實 |
高雄市啟智學校 |